2025-01-04420
高氯酸盐废水处理方法主要包括预处理、主处理和后处理三个阶段。以下是对这些阶段的详细介绍:
预处理
去除悬浮物和颗粒物质:通过过滤、沉淀等物理方式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以降低浊度和COD。
药剂软化法:包括石灰软化法、石灰-石膏软化法和石灰-纯碱(苏打)软化法等,通过添加化学试剂去除水中的硬度,即水中Ca2+和Mg2+的总量。
膜技术:包括超滤、微滤、电渗析和反渗透等,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分离和浓缩水中的不同组分。
化学沉淀法:通过添加化学试剂使水中的某些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沉淀物,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和资源的回收。
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特定离子,如Ca2+、Mg2+、Na+等,提高水质。
主处理
生物还原法:异养生物还原技术和自养生物还原技术是常用的生物还原方法。异养生物还原技术以有机物或无机物为电子供体,高氯酸盐作为电子受体,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实现高氯酸盐的还原。自养生物还原技术则以无机物作为电子供体,例如硫自养法具有产泥量低及不需要额外碳源的优点,但需要投加碱度以维持体系内酸碱平衡。
化学还原法:利用较强的还原剂与高氯酸根发生化学反应,使其还原去除。这种方法需要外加催化剂,容易带来二次污染,而且条件苛刻,不易控制。
电化学还原法:在一定的电化学反应器内,通过一系列的化学或电化学反应将高氯酸根转化为氯离子,从而得到去除。该方法操作方便、条件温和、便于控制,不需要添加化学试剂,没有二次污染。
后处理
深度净化步骤: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和消毒,以确保出水质量达标。后处理方法可能包括生物滤池、曝气池、反渗透和离子交换等。
排放标准:根据最新的信息,湖南省发布了相关的排放标准,规定了涉高氯酸盐工业企业的水污染物高氯酸盐排放控制要求、监测要求和监督管理要求。对于高氯酸盐生产企业,排放限值为1.0 mg/L;对于烟花、爆竹、引火线制造企业,排放限值为0.35 mg/L。
综上所述,高氯酸盐废水的处理需要综合考虑其来源和特点,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创新,以确保处理效果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科海思—美国杜笙树脂Tulsimer授权中国区总代理,采用离子交换法帮助企业解决各类废水处理难题。十四年水处理行业经验,量身定制精细化解决方案。详询在线客服或拨打400-838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