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131
离子交换树脂除氟工艺是一种高效、选择性强的深度除氟技术,广泛应用于低浓度含氟废水处理(如工业废水、矿井水、饮用水净化等)。以下是该工艺的核心要素和关键步骤:
一、工艺原理
离子交换树脂除氟利用树脂上的功能性官能团(如氟选择性基团)与水中氟离子(F⁻)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将氟离子固定在树脂上,同时释放其他阴离子(如SO₄²⁻、Cl⁻)。特种树脂(如聚苯乙烯共聚物架构的Tulsimer® TFR-93或CH-87)对氟离子具有高选择性,即使在高盐环境(如高硫酸根、氯离子)下也能优先吸附氟离子。
二、工艺流程步骤
预处理阶段
调节pH值:通过加入石灰或碱剂将废水pH调至7-9,减少其他阴离子(如SO₄²⁻)的干扰,并促进氟离子的离解。
去除悬浮物:通过沉淀、混凝、机械过滤或超滤膜处理,降低水中悬浮物(SS≤1mg/L)和硬度(≤300mg/L),防止树脂污染或堵塞。
深度除氟阶段
树脂装填:将预处理后的树脂均匀填装于交换柱中,床层高度通常为1500-2000mm。
吸附操作:含氟水以流速8-10BV/H通过树脂层,氟离子被吸附,出水氟浓度可降至≤1mg/L(甚至低至0.5mg/L)。
树脂再生阶段
再生剂选择:采用硫酸铝或氯化铝溶液(浓度10%-15%)进行化学再生,再生时间30-45分钟,流速4BV/H。
反洗与清洗:用纯水或软水反洗树脂层(流速5-10BV/H,时间30分钟),去除杂质并恢复树脂交换能力。
三、树脂选型与特点
常用树脂类型
Tulsimer® TFR-93:强酸性阴离子交换树脂,适用于高钙镁废水(如光伏、锂业废水),pH适应范围5.5-7.9,可处理TDS>400mg/L的水质。
CH-87:凝胶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中性至碱性条件下高效,产水pH偏酸(需后续调节),抗硫酸根干扰能力强。
核心优势
高选择性:仅吸附氟离子,不受硫酸根、氯离子等阴离子干扰。
处理精度高:出水氟浓度可稳定≤1mg/L,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再生效率高:再生时间短(30-45分钟),再生后交换量衰减小。
四、工艺优势与应用场景
优势
适用于低浓度废水:对氟离子浓度≤20mg/L的废水效果显著。
自动化程度高:可模块化设计,实现连续运行和智能化控制。
经济性:再生成本低,树脂使用寿命长,适合长期稳定运行。
典型应用
工业废水:光伏、锂业、煤化工、氟化工等含氟废水深度处理。
矿井水/深井水:高盐、高硬度水质的除氟净化。
饮用水净化:保障饮用水氟含量达标。
五、注意事项
预处理要求:悬浮物、硬度和pH必须严格控制,否则会导致树脂中毒或通道堵塞。
再生废液处理:含氟和铝的废液需通过沉淀法(如形成氟化铝沉淀)无害化处理。
树脂寿命管理:定期监测交换容量,避免过度吸附导致性能下降。
总之,离子交换树脂除氟工艺凭借其高精度、抗干扰性和经济性,成为低浓度含氟废水深度处理的优选技术。通过合理选型、优化预处理和再生流程,可实现高效稳定的除氟效果。
科海思—美国杜笙树脂Tulsimer授权中国区总代理,采用离子交换法帮助企业解决各类废水处理难题。十四年水处理行业经验,量身定制精细化解决方案。详询在线客服或拨打400-838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