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观察

低浓度含硼废水处理方法

2025-10-24116

  低浓度含硼废水的处理需结合水质特征(如硼的存在形态、浓度范围)、排放标准及经济性综合决策。以下是主要处理方法及其关键要点:

  一、化学沉淀法

  通过投加碱性药剂(如石灰乳、氢氧化钠)调节废水pH至碱性条件,促使硼以硼酸盐或氢氧化物形式析出沉淀。可辅以氯化钙、氯化铝等混凝剂加速絮体形成,提升沉淀效率。该方法技术成熟、成本低,但存在污泥量大、低浓度下效率受限的问题,且残渣需安全处置以避免二次污染。适用于对成本敏感且具备污泥处理能力的工业场景。

  二、吸附法

  利用多孔材料(如活性炭、改性黏土矿物、树脂吸附剂)通过物理吸附或离子交换作用富集废水中的硼。针对低浓度废水,可通过表面改性增强材料对硼的亲和力(如负载铁/铝氧化物)。吸附饱和后可通过酸洗再生,降低长期运行成本。此法选择性高,尤其适合深度处理,但需注意共存阴离子的竞争吸附问题,且设备复杂度较高。

  三、膜分离技术

  反渗透(RO):在高压下通过半透膜截留硼酸根离子,产水硼浓度可降至极低水平,但能耗较高,需预处理防止膜污染。

  电渗析(ED):利用电场迁移硼离子,适合含盐量较高的废水,能耗低于RO且无浓差极化风险。

  纳滤(NF):介于RO与超滤之间,可在较低压力下实现硼的部分去除。

  膜技术无需添加化学药剂,可同步实现水资源回用,但需关注膜污染控制及浓缩液处理问题。

  四、生物处理法

  通过驯化耐受硼毒性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利用其代谢活动同化硼为细胞组分,或通过共代谢机制间接促进硼的沉降。例如人工湿地系统中,植物吸收与微生物联合作用可实现硼的自然衰减。该方法生态友好、运行成本低,但处理周期长,对进水负荷波动敏感,难以稳定达标。

  五、离子交换法

  采用硼选择性螯合树脂(如含N-甲基葡萄糖胺功能基团),通过配位作用精准捕获硼酸根离子。固定床操作模式下,树脂饱和后可用稀酸再生,废液量少。该方法去除率高,适合低浓度深度处理,但特种树脂成本高昂,且易受高浓度有机物或重金属离子干扰。

  六、组合工艺优化方向

  化学沉淀+过滤:适用于高盐度、高TDS废水,一级沉淀软化后通过砂滤去除残余固体,减轻后续工序负担。

  吸附法+离子交换:兼顾经济性与高精度去除,活性炭预吸附降低负荷,螯合树脂进一步精处理。

  膜分离+蒸发结晶:满足零排放需求,RO浓缩减量化后通过MVR蒸发结晶回收硼产品。

  生物处理+土地灌溉:适用于农村地区小型污水处理,氧化塘生物蓄积后用于耐硼作物灌溉,实现资源化利用。

  选型建议

  水质分析优先:检测总硼浓度、存在形态及共存离子种类,明确处理难点。

  排放标准导向:若需深度处理(如电子行业),优先考虑吸附法、离子交换或膜技术;若仅需基础达标,化学沉淀更具性价比。

  经济性权衡:对比建设投资、运行成本及泥渣/浓水处置费用,例如膜技术虽初期投入高,但可减少化学品消耗。

  试点验证:小试规模测试关键参数(如pH值、接触时间、药剂投加量),优化工艺链。

科海思-专注废水处理,帮助企业达标排放


  科海思—美国杜笙树脂Tulsimer授权中国区总代理,采用离子交换法帮助企业解决各类废水处理难题。十五年水处理行业经验,量身定制精细化解决方案。详询在线客服或拨打400-838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