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226
环保红线持续收紧,化工行业聚氯乙烯生产中的含汞废水治理,已成为企业合规排放的 “硬骨头”。汞的强毒性让国家排放标准一严再严,而传统工艺屡屡 “卡壳”,无数企业陷入 “治理难、达标难” 的困境。
科海思作为工业废水深度治理解决方案服务商,针对性打造定制化除汞方案,在聚氯乙烯车间含汞废水处理项目中强势达成 “未检出” 排放,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落地的深度治理范本!

直击行业痛点:
聚氯乙烯含汞废水治理有多难?
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汞废水,因水质复杂、汞离子难去除,让众多企业束手无策:
进水水质不乐观:汞含量高达 30.6μg/L,pH 值 8.4,水量为 5m³/h,成分复杂难把控。
排放标准层层加码:依据《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581-2016),汞排放限值需低于 3μg/L,企业内部更是执行 1μg/L 以下的严格标准,达标门槛持续抬高。
传统工艺力不从心:硫化钠沉淀工艺处理效果仅 10-50μg/L,远不达标;反渗透、蒸发器受汞化学特性影响,难以实现稳定排放,满足不了现行环保要求。

硬核方案揭秘:两级串联 + 特种树脂,实现全流程闭环治理
针对行业痛点,科海思量身打造 “预处理 + 深度吸附” 两级串联工艺,形成从水质调节到污泥处置的全流程闭环治理体系,稳稳拿捏含汞废水:
1.预处理 “锁汞”:含汞废水先进入预中和池调节水质,加入混凝剂后自流至汞转型分离器。投加除汞剂让汞离子转化为固相,在分离区完成固液分离,大部分汞被精准捕获,且除汞剂可自循环利用,降低运维成本。
2.深度净化 “捕汞”:预处理后的上清液依次经过氧化还原反应器、储水池,经砂滤罐、膜分离器初步净化;再通过纤维过滤器截留浊度、COD、SS 等污染物;两级活性炭吸附罐进一步吸附溶解性 COD 及微量汞;最终由 Tulsimer®CH-97 特种除汞树脂深度处理,将残余汞离子 “一网打尽”。
3.污泥合规处置:产生的含汞泥渣及失效除汞剂,经储渣池收集后压滤处理,泥饼按规范转运处置,杜绝二次污染。

工艺流程图

入水报告

出水报告
三大核心突破:
不止达标,更要稳定高效
方案投运后,用实打实的成效征服行业痛点,实现三重突破:
1.处理精度超预期:最终出水汞含量 “未检出”,远超国家 GB 15581-2016 标准及企业内控要求,合规排放无压力。
2.运行稳定抗波动:两级串联模式适配进水水质波动,和 5m³/h 处理量生产需求,全天候稳定运行不 “掉链”。
3.经济环保双收益:除汞剂循环利用、树脂使用寿命长达 3-5 年,大幅降低运维成本,兼顾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

关键技术:Tulsimer®CH-97 特种除汞树脂的 “降汞魔法”
项目成功的核心,在于选用了针对性强的特种除汞树脂,其优势高度适配化工行业复杂工况:
1.适配性强:可在 pH 0-14 的酸性、碱性环境中稳定运行,轻松应对聚氯乙烯行业复杂水质。
2.选择性“独宠”汞:硫醇官能基对汞离子具有高度特异性吸附,不受钠、碱土金属及铁、铜等其他重金属干扰。
3.处理能力拉满:交换容量达 150g Hg/L,处理精度可降至 0.1ppb 以下,深度治理需求轻松满足。
4.再生便捷省钱:通过 10-15% 浓盐酸即可实现再生,重复利用性强,延长使用寿命。

多场景适配:不止聚氯乙烯,覆盖全行业含汞废水治理
科海思含汞废水治理方案不止适用于聚氯乙烯行业,还能精准匹配多场景需求:
危废、固废渗滤液含汞废水治理;
采矿、医药、电池电子行业含汞废水处理及汞回收;
农业杀虫剂、杀菌剂生产废水治理;
化工行业催化剂相关含汞废水深度处理等。
随着《美丽中国建设意见》等政策落地,化工行业重金属废水治理进入 “深度化、精准化、合规化” 新阶段。科海思始终聚焦行业环保痛点,整合优质技术资源,为企业提供定制化、高效化的环保解决方案。
了解工艺详情或相关案例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技术热线:400-838-81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