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重金属废水难达标?科海思离子交换树脂解锁高效净化新方案

2025-05-1955

  重金属废水:工业化进程中的严峻挑战

  在当今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代,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成为了环保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重金属废水犹如隐藏在工业生产背后的 “生态杀手”,其来源广泛,涵盖了矿山开采、金属冶炼、电镀、印刷线路板制作等众多工业领域,甚至城市排水和农业灌溉活动也可能产生重金属废水。

  这些废水中含有汞、铅、铜、镉、锌、镍等有毒有害物质,不仅污染物种类多、浓度高,而且由于重金属自身的特性,它们在环境中既不易自行分解,还容易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毒性更大的物质,如甲基汞,进而造成二次污染。

  更为严重的是,重金属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会在环境中不断积累,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对人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

  传统处理方法:成效与局限并存

  目前,化学沉淀法是较为常用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之一。它的原理相对简单,就是向废水中添加化学试剂,使其与重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形成不溶性的沉淀物,再通过固液分离将重金属从废水中去除。

  这种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无需复杂设备等优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然而,它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处理后的废水中往往会残留重金属离子,难以直接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尤其对于水量大、浓度低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效果不佳。

  离子交换法:重金属废水处理的革新之选

  在这样的背景下,离子交换法应运而生,成为弥补化学沉淀法工艺缺陷的有力武器。

  离子交换法的核心原理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将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与树脂中的其他离子进行交换,使重金属离子牢固地固定在树脂上,从而实现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这种方法具有诸多显著优势:

  设备与操作优势: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即使是规模较小的企业也能轻松上手,降低了技术门槛和设备投入成本。

  处理效果优势:能够对废水中的重金属进行深度处理,处理效果稳定可靠。无论是单一重金属污染还是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废水,都能发挥出色的净化作用,确保出水水质达标。

  资源回收优势:通过再生过程,可以将吸附有重金属离子的树脂进行回收处理,实现重金属资源的再利用,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还为企业创造了额外的经济价值,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0519-1-1.png

  科海思技术赋能行业实践

  作为环保领域的领军企业,科海思在重金属废水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凭借强大的技术力量和优质的 Tulsimer® 螯合树脂,为众多企业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

  (一)珠海大型污水处理厂:复杂废水处理典范

  以广东珠海某大型工业污水处理厂为例,该厂日处理污水量高达 50000m³,废水来源企业类型复杂,涵盖电子产品、食品、包装、建材、五金制品、陶瓷制品、织染、皮革制品等多个行业,其中线路板、电镀企业居多,这导致废水中重金属种类繁多,水质污染严重。科海思深入了解客户需求,结合现场条件,采用了一套完善的重金属深度处理方案。

  预处理阶段:来水首先进入粗格栅,截留较大杂物,防止其对后续处理设备造成损害;接着进入进水提升泵站,将污水提升至细格栅,进一步去除水体中的细小颗粒杂质,全方位保护后续处理设施和机械设备;随后污水流入初沉池,去除水体中的悬浮污染物,减轻后续处理负荷。

  生化处理阶段:经初沉后的污水在正常工况下进入调节池进行均化,使水质更加稳定;之后进入水解酸化池进行处理,当来水水质较高时,则先进入芬顿反应池进行化学处理,再进入气浮池;气浮出水进入一级强化单元 - 水解酸化池,经水解后的污水进入二级生化系统 - 改良 A/O + MBR 膜池,大部分污染物在此阶段得到有效去除。

  深度处理阶段:经二级生化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深度处理单元 - 芬顿反应池,通过添加相应药剂使部分污染物通过沉淀在高效沉淀池得到进一步去除;出水进入反硝化深床滤池进行保障性脱氮;最后,污水进入离子交换系统,利用 Tulsimer® 螯合树脂去除重金属镍、铜、铬等,经离子交换系统处理后的水进入接触消毒池消毒,消毒后的出水进入巴氏计量槽计量后进入尾水提升泵房,经压力提升至受纳水体。

0519-1-2.jpg

  在这个项目中,Tulsimer® 螯合树脂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它对铜镍、铅、锌、钴、锰等重金属具有特定的选择性,尤其在处理镍离子及络合态镍(如柠檬酸、醋酸、苹果酸、酒石酸、琥珀酸、羟基乙酸等形成的络合物,以及锌镍合金、镍铵络合物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结合作用和应用优势,可在酸性环境(pH 值 3 左右)下直接对镍进行吸附。

  此外,Tulsimer® 螯合树脂还具有高效、稳定的特性,能够与现有的废水处理工艺完美配合,大大节省了成本和能耗,且易于安装和维护,有力地确保了除重系统的稳定产水。

  (二)铅酸蓄电池含镉废水处理:严格标准下的深度净化

  铅酸蓄电池制造及废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镉废水对环境威胁极大。某再生资源公司面临着含镉废水处理难题,其废水主要来自制酸车间和电池制造工厂,进水镉浓度 0.2 - 0.21mg/L ,即便经过化学沉淀等常规处理,镉的去除效果仍不理想。

  科海思针对这一情况,在化学沉淀和石英砂 + 活性炭过滤基础上,创新采用两级 Tulsimer®CH - 90 螯合树脂串联解决方案。该树脂独特的亚氨基二乙酸官能团与大孔结构,使其在宽泛 pH 值范围内对镉离子具有高精度处理能力、大吸附容量以及良好的再生性能。

  经此工艺深度处理后,项目出水镉浓度降至 0.005mg/L 以下,远低于《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 - 2013 规定的 0.02mg/L 排放限值,有效降低了含镉废水对环境的危害。

0519-1-3.png

  (三)PCB 板废水铜回收:变废为宝的实践

  在 PCB 板生产过程中,大量含铜废水的排放既造成环境污染,又导致资源浪费。某 PCB 板生产企业,每日产生含铜废水数百吨,进水铜含量约 50mg/L ,传统处理方式不仅无法有效回收铜,还难以使出水稳定达标。

  科海思采用超滤膜 + 精密过滤器 + 螯合离子交换塔的组合工艺,利用 Tulsimer®CH - 90Na 树脂对铜离子进行选择性吸附。树脂吸附饱和后,通过特定再生液处理,将铜离子洗脱,再生液经电解装置进一步提纯,实现铜资源的回收利用。

  经此工艺处理,该企业不仅将出水中铜含量稳定控制在 0.02ppm 以下,远低于国家标准,而且每年通过回收铜获得额外产值达 301 万元,真正实现了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0519-1-4.jpg

  (四)含铊废水处理:攻克行业难题的突破

  再如在含铊废水处理领域,科海思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果。含铊废水处理一直是环保难题,不同处理技术效果差异明显,化学沉淀法处理深度不够,难以满足排放要求。

  科海思针对这一问题,创新使用选择性高、吸附容量大的离子交换树脂。先向废水中加入硫化钠,使部分 Tl + 以 Tl₂S 沉淀形式脱除,然后将废水调节 pH 值至 9 左右,使部分 Tl³⁺进一步水解沉淀;同时,通过加入高锰酸钾,将废水中的 Tl + 氧化成 Tl³⁺,并将部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最后,利用还原剂 Na₂SO₃将树脂洗脱,使树脂恢复交换容量。相较于传统工艺,科海思的这一改进工艺不仅提高了铊的脱除效率,降低了试剂消耗,还实现了树脂的再生与重复利用,大大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有效解决了含铊酸性废水的处理难题,显著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

  科海思在重金属废水处理领域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这都源于其对环保技术的不懈追求和持续创新。凭借在离子交换树脂技术方面的深厚积累和专业优势,科海思能够为不同行业、不同水质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提供个性化、精细化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达标排放,推动工业生产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

  在未来,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将不断革新。科海思将继续秉持环保治理价值化的理念,加大研发投入,深入探索离子交换树脂技术在更多复杂废水处理场景中的应用,不断优化现有工艺,为全球环保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了解工艺详情或相关案例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技术热线:400-838-8151

6C68C79E-9DBA-4532-925C-4D3B38F78D3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