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541
除镍钴树脂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和螯合作用原理设计的特种树脂,能够选择性吸附并去除溶液中的镍(Ni²⁺)和钴(Co²⁺)离子,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金属回收、湿法冶金等领域。以下是其核心功能、技术特点及应用场景的总结:
核心功能与原理
选择性吸附
树脂通过官能团(如亚氨基二乙酸基团)与镍、钴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配位键,实现高效选择性吸附。例如,Tulsimer®CH-90Na树脂对镍和钴的吸附容量分别可达约50g/L和更高。
在酸性环境(pH≈3)下可直接吸附镍离子,但对强络合态镍(如EDTA-Ni)需先破络再吸附。
技术优势
高处理精度
出水镍含量可降至0.02ppm以下,钴含量低于0.08ppm,远低于国家标准。
在北京某矿冶研究院项目中,单罐运行7天再生一次,出水镍稳定在0.05mg/L以下,钴在0.08mg/L以下。
适用广泛
电镀行业:处理含镍、钴废水,简化流程并减少污泥产生。
锂电回收:从电池生产废液中回收镍、钴,降低资源浪费。
湿法冶金:从红土镍矿矿浆中选择性吸附镍、钴,提高收得率并减少杂质共吸附。
操作便捷
模块化组件设计,自动化程度高,适合低浓度废水深度处理。
无需复杂设备,吸附后树脂易再生,可循环使用。
应用场景与案例
工业废水处理
电镀废水:去除镍、钴等重金属,实现达标排放或回用。
新能源生产:锂电池制造过程中回收镍、钴,降低生产成本。
矿物提取
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通过树脂吸附替代传统萃取工艺,简化流程并提升镍、钴收得率。
典型案例
北京矿冶研究院项目:采用Tulsimer®CH-90Na树脂单罐运行,处理水量3m³/h,镍、钴去除率显著,运行成本极低。
总的来说,除镍钴树脂凭借其高效选择性、高吸附容量、可再生性及低运行成本,成为工业领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和资源回收的重要技术之一。未来随着环保要求的提升,此类树脂有望在更多场景中替代传统化学沉淀或萃取工艺。
科海思—美国杜笙树脂Tulsimer授权中国区总代理,采用离子交换法帮助企业解决各类废水处理难题。十五年水处理行业经验,量身定制精细化解决方案。详询在线客服或拨打400-838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