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破解地下水与饮用水处理痛点,科海思靶向吸附革新工艺精准保障水质安全

2025-09-019

  水质危机与政策升级,传统工艺陷入 “双重困境”

  随着工业化纵深推进与城市化规模扩张,地下水及饮用水源地的 “健康警报” 持续拉响:重金属(如六价铬)超标、有害阴离子(氟化物、硝酸盐等)富集、微生物滋生等问题频发,尤其在偏远农村地区与城市老旧管网覆盖区域,水质波动大、污染物成分复杂,成为制约供水质量的 “老大难”。

  更紧迫的是,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持续收紧—— 对砷(≤0.01mg/L)、氟化物(≤1.0mg/L)、硝酸盐(≤20mg/L)等关键指标的限值要求愈发严格,而当前主流的 “混凝沉淀 + 介质过滤” 等传统工艺,仅能解决基础浊度问题,在 “特征污染物深度去除” 上全面失势,水务行业亟需技术突破。

0901-16-1.png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传统水处理工艺的三大短板:为何 “力不从心”?

  传统工艺之所以难以适配新需求,核心源于 “功能、协同、适配” 三大核心短板,具体表现为:

  1.顾此失彼,功能针对性弱:要么 “除不干净”,要么 “滤掉有益”

  —传统活性炭:仅对有机微污染物有效,对六价铬、溴化物等溶解性无机物 “束手无策”;

  —反渗透技术:虽能深度脱盐,制出 “纯水”,却会同步滤除钙、镁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长期饮用不符合健康需求;

  —机械过滤器:仅靠物理拦截去除砂粒、悬浮物,对溶解性有毒有害物质 “作用较小”。

  2. 各自为战,系统协同性差:流程冗长、占地大,小型场景 “装不下”

  —多数传统水处理系统是 “过滤 + 吸附 + 消毒” 的简单串联,缺乏系统性优化设计:

  —流程长、设备占地广,农村分散式供水、小型水厂等场景根本无法适配;

  —前端预处理一旦失效(如锰砂过滤器曝气不足),后端水质会立刻 “崩盘”,出水稳定性差。

  3. 水土不服,适应能力低:特殊水质难应对,运维成本高

  —高浓度铁锰水:常规氧化过滤易导致滤床板结,去除效果波动大(如锰砂过滤器需依赖曝气,占地且不稳定);

  —无盐软化需求:普通离子交换树脂会引入钠离子,影响饮水健康;

  —复合污染场景:传统吸附材料易饱和、需频繁再生,不仅运维成本高,部分药剂投加还可能引发二次污染。

0901-16-2.jpg

资料图

  科海思“靶向治水”:精准破解核心痛点

  凭借深耕水处理领域十余年的成功经验,科海思基于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与功能化净水材料,打造了 地下水/饮用水解决方案,可实现多种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同时兼顾系统运行效率与饮水健康,适配市政供水、瓶装水生产、农村分散式供水、应急供水等多元场景,实现 “哪里有问题,就精准解决哪里”。

  1.除氟 / 除砷:痕量污染物 “揪干净”,无需复杂预处理

  氟化物、砷(As (III)/As (V))是饮用水中典型的 “隐形杀手”,传统工艺要么去除不彻底,要么需繁琐预处理。

  科海思采用选择性吸附介质,无需预氧化即可直接靶向吸附三价砷和五价砷As (III)/As (V)与氟化物,出水低于检测限。

  案例:西藏某地下水除砷项目,原水砷浓度 0.05mg/L(超国标限值),处理水量 400m³/h;采用特种除砷螯合树脂后,出水砷浓度长期低于检测限,彻底消除健康隐患。

0901-16-7.jpg

  2.除六价铬 / 硝酸盐:抗干扰能力强,复杂水质 “稳达标”

  工业污染易导致六价铬、硝酸盐超标,传统工艺易受硫酸盐、氯离子干扰,去除效率波动大。

  科海思地下水/饮用水解决方案,通过选择性交换机制(如六价铬通过 “2R—Cl + CrO₄²⁻ → R₂CrO₄ + 2Cl⁻” 反应实现靶向吸附),优先捕捉目标污染物,抗干扰能力突出。

  案例:北京某地下水除硝酸盐项目,原水硝酸盐浓度 22mg/L,处理水量 70m³/h;采用 “双水源一用一备 + 特种树脂吸附” 工艺,出水硝酸盐 “未检出”,同时适配变频供水需求,并且稳定运行。

0901-16-3.jpg

  3. 除溴化物:守住矿泉水 “安全锁”,保留有益成分

  矿泉水因含偏硅酸、锶等有益成分受青睐,但臭氧消毒时,溴离子易转化为致癌的溴酸盐(国标限值 0.01mg/L)。

  科海思通过 “前置控溴 + 专用树脂阻截” 技术,在去除溴酸盐的同时,完整保留偏硅酸、锶等有益成分,兼顾安全与口感。

  案例:福建某矿泉水厂项目,原水溴酸盐 0.03mg/L;处理后降至 0.004mg/L,远低于国标,有效解决企业 “溴酸盐超标” 难题。

0901-16-4.png

  4. 除铁锰 / 无盐软化:平衡 “健康水” 与 “低维护”

  铁锰超标不仅影响感观,长期饮用还可能危害健康;高硬度水易结垢,增加设备损耗。科海思地下水/饮用水解决方案,采用 KL 滤料,无需复杂曝气,高效去除铁、锰,还能协同吸附部分重金属。

  案例:山西某地下水项目,原水铁浓度 0.3mg/L,处理后稳定在 0.1mg/L 以下,有效解决滤床板结问题。

  无盐软化:基于特水滤料的 “辅助成核结晶原理”,通过 “阻垢而非置换” 实现软化,无钠离子引入、无废水产、不改变 pH 值,既保留水的天然口感,又降低运维成本。

0901-16-5.png

  方案核心优势:不止于 “达标”,更兼顾 “灵活、健康、低耗”

  科海思方案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从 “技术适配” 到 “服务全周期” 的全方位优化:

  —模块化灵活配置:基于原水水质检测报告定制组合工艺,可独立运行,也可与现有系统无缝对接(如市政水厂升级、农村供水改造);

  —靶向去除 + 健康优先:可针对性去除污染物,保留钙、镁等有益矿物质,符合 “健康饮水” 需求;

  —强适应性:可应对高硫酸盐、复合污染、高浓度铁锰等复杂水质,运行稳定性远超传统工艺 ;

  —低运维成本:部分工艺(如无盐软化)无反洗、无再生;特种树脂再生周期长,系统参数协同调控,降低管理难度 。

  全周期服务:从 “方案定制” 到 “运维指导”,全程保驾护航

  选择科海思,不止是选择一项技术,更是选择 “全周期水质保障服务”:

  —前期:可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水质检测,根据污染特征定制专属工艺方案;

  —中期:提供设备安装指导,确保系统与场景精准适配;

  —后期:持续运维指导,定期跟踪水质情况,保障长期稳定达标。

  科海思始终专注于环保技术研发与创新,通过十余年的技术积累与实践应用,形成了针对性强、运行稳定、操作便捷的水处理解决方案。我们基于对不同污染物特性的深入研究,可根据水质特点和处理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技术支持与服务。

  未来,科海思将继续深耕水处理领域,持续推进技术研发与创新,为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若您正为地下水 / 饮用水净化难题困扰,欢迎联系科海思技术团队,获取水质检测与方案定制服务!

  (注:文中案例数据均来自实际项目验收报告,具体工艺需根据原水水质调整。)

了解工艺详情或相关案例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技术热线:400-838-81514

6C68C79E-9DBA-4532-925C-4D3B38F78D38.png